新闻分类

玻璃银镜生产工艺的流程

玻璃银镜生产工艺的流程

发布日期:2019-01-04 作者: 点击:

黑底镜玻璃颗粒

上片→预洗→抛光→清洗→敏化→活化→镀银→镀铜→烘干→淋底漆→底漆烘干→淋面漆→面漆烘干→

漆面固化冷却→镜面清洗→下片→检验→包装。

(1)上片

将平板玻璃基片通过人工或机械吸盘置于上片台上送入轨道,若是浮法玻璃,必须将上表面朝上。实践证明,浮法玻璃下表面由于有大量的锡或锡的氧化物的存在根本无法镀银;根据轨道的运行速度保持基片间留有1~3 cm的间隙,以确保玻璃基片间或玻璃银镜间不发生碰撞,同时亦确保清洗水或反应残液能

及时排除而不互相干扰。白底镜玻璃颗粒

(2)预洗

用中性洗涤剂,最好是玻璃专用洗涤剂,将留在玻璃基片上的油污、人工手印和灰尘除去。

(3)抛光

使用抛光剂通过盘刷的抛磨,使玻璃基片上表面产生一个非常新鲜的表面,为镀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清洗

用滚刷和干净的自来水去除玻璃基片上的抛光剂等杂物,用去离子水(

≥5 MΩ)进行最少3道清洗,使玻璃基片上表面有一个洁净度非常高的表面。



(5)敏化

用敏化剂,一般用氯化亚锡溶液,均匀地喷在洁净度非常高的玻璃基片表面,保留1 min左右,亚锡离子进入玻璃的硅氧网络中与氧结合,使玻璃表面产生一个亚锡离子敏化层。

(6)活化


将活化剂溶液均匀地喷涂到有敏化层的玻璃基片上,亚锡离子将活化剂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使玻璃表面产生一个活化层—— 贵金属的薄膜,贵金属为钯或银,在后边的镀银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一般活化剂为氯化钯和硝酸银。

(7)镀银

根据生产线工艺技术要求,将一定量的新鲜的银氨溶液和一定量的还原液同时喷涂到有活化层的玻璃基片上,经过2~3 min的氧化还原反应,银氨还原液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沉淀于玻璃基片表面上形成

银膜反射层,反应表示式如下:

Ag +R-COH→Ag↓+R-COOH (1)

根据我国银镜标准要求,玻璃基片表面上银附着的含量应≥700 mg/m ,且均匀分布。

(8)镀铜

将铜液(硫酸铜溶液)和还原剂(铜还原液或还原铁粉水溶液)同时均匀喷涂于银层上, 产生均匀的铜层,反应表示式如下:

Cu +Fe= Cu↓+Fe (2)

铜层既是银层保护层亦是反射层的补充层,同时亦是银层和漆层的桥梁层,根据我国银镜标准要求,玻璃基片银表面上铜的附着量应在200 mg/m 左右,且均匀分布。

(9)烘干

镀铜后的玻璃基片用去离子水将残留的铁粉、硫酸铜及反应残液冲洗干净,再用风刀吹去大部分残留去离子水,进入60~90 ℃烘箱中,将玻璃基片上的残留去离子水完全烘干,同时,通过加热,银层和铜层

更加致密,与玻璃基片的结合更加牢固。

(10)淋底漆

通过淋漆机将底漆均匀地涂布于铜表面。底漆含铅,能很好地与铜附着,使得漆与金属膜及玻璃基片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底漆不宜与人直接接触。根据我国银镜标准要求,底漆的厚度应≥20 um。

(11)底漆烘干

根据所使用底漆的性质和工艺参数设定烘箱的烘烤温度,使得底漆在淋面漆前达到表干的程度,为淋面漆做好准备。

(12)淋面漆

通过淋漆机将面漆均匀地涂布于底漆表面,面漆不含铅可与人直接接触。根据我国银镜标准要求,面漆的厚度应≥20 ,底漆和面漆之和应≥50 um。

(13)面漆烘干

根据所使用面漆的性质和工艺参数设定烘箱的烘烤温度,使得面漆在烘箱的出口前达到表干的程度。

(14)漆面固化冷却

使用高压风刀、风机、风扇和冷却水等方法将经过高温烘烤的玻璃银镜进行冷却,使得漆膜进一步冷凝固化,为下片装箱做好准备。

(15)镜面清洗

此道工艺是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水或溶液溅射或由于其它原因留于镜面的银、铜、漆等用三氯化铁

溶液和水清洗将他们除去。

(16)下片

用人工或机械吸盘将生产的银镜从生产线上取下。

(17)检验

通过仪器或人工检验员对下片的银镜进行生产检验,检出那些镜面有结石、气泡、划伤、玻筋、疙瘩、透漆及镀层不符合银镜标准的不合格产品和残次品,这是根据银镜标准要求必须进行的常规出厂检验。

(18)包装

通过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根据银镜标准要求进行包装入库。


本文网址:http://www.dongshenboli.com/news/376.html

关键词:黑底镜玻璃颗粒,白底镜玻璃颗粒,透玻玻璃颗粒

最近浏览:

  • 15026685779
  • 手机网站
  • 在线咨询